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智能假肢的安装指南
新闻中心
智能假肢的安装指南
发布时间:2018-11-3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根据目前国外流行的“床旁安装假肢”概念,截肢术后2周左右,就可以安装假肢,包括残肢塑型、功能锻炼等。但对设备、场地、技术要求很高。如截肢早期安装的临时假肢技术,早期假肢安装对康复的成功具有独特的作用。不仅能够正确地对残肢施加适当压力,还能尽可能早地让截肢者早日行走,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站立和行走的能力,还有利于患者试用各种膝关节和假脚。

这种假肢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治疗装置,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承受体重的预注成型的框架配合骨骼和假脚而成。另一部分由气压套与气压计组成。原理是采用气压套压缩残肢,防止水肿。同时通过气压计调整装配松紧,帮助患者早期达到站立和移步的功能,对锻炼患者平衡能力,恢复残肢良好生理状态和较早的心理康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实际使用效果很好,经过临时假肢安装的患者都能很快适应正式假肢的安装,残肢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,很少有皮肤磨破、残肢疼痛的症状。

什么是残肢定型?如何促进残肢定型?
一般截肢后,由于术中出血,术后淋巴、静脉回流障碍常引起残肢肿胀。随着肿胀逐渐消失,残肢的肌肉萎缩使残肢形状变瘦,经过一段时间残肢形状不再变瘦,即称为残肢定型。临床上常以间隔2周时间,残肢同水平部位周长值相同时,做为残肢定型的标志,也可做为订制正式假肢的标志。残肢自然定型需半年以上。使用一些促进残肢定型的方法可以将残肢定型时间缩短为2-3个月。

一般促进残肢定型有以下几种方法:
1)弹力绷带包扎
2)穿用临时性假肢

选用假肢的原则是什么?

1)注重实效和价格效益比,不盲目追求高价格: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的各种假肢种类很多,价格差距很大,截肢者选择时要了解和比较相关假肢的性能、特点和价格。有的假肢是为某些特殊人群设计的,如英国生产的一种叫智能腿的大腿假肢,价格高达几万元,适合经常需要快速行走者使用,老年人就不适合选用。有些假肢是专门为比赛设计的,日常生活中反而会很不自然。

2)注重品牌,包括假肢装配单位本身和采用的假肢部件两个方面。要考虑安装单位是否有完善的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体系。采用的假肢部件应注重质量、性能、是否经过时间考验等因素。还要考虑是否便于维修,便于更换易损部件。例如某些非主流进口品牌假肢在国内没有维修服务,遇到较严重损坏必须寄送到国外,这样路途遥远,费用和时间成本很高,不宜采用。


假肢安装的流程

待患者身体和残肢条件都适宜安装假肢后,应先到假肢安装单位检查,由其专业技术和业务人员给予诊断和处方。然后按照处方的假肢种类配置假肢。须经过以下程序:

1. 取模:一般用石膏绷带缠绕残肢,取下残肢的阴模。另有多种方法,如气压取型,电脑扫描取型等。
2. 假肢装配:按专门的技术要求,将选定的假肢部件装配起来,包括各种对线过程。
3. 试穿:患者试穿假肢,进行调试,如动态对线等。
4. 残肢塑型和残肢训练:利用弹性绷带或临时假肢塑型。训练肌电或腿部肌力、平衡等
5. 训练:穿戴假肢后的功能锻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