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
新闻中心
矫形器的基本作用
发布时间:2018-11-3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93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1、稳定和支持

 通过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,引导关节的正常运动,达到稳定关节,减轻疼痛或恢复其承重功能的目的。如儿麻后遗症患者应用的膝踝足矫形器。

2、固定和保护

 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进行静置固定(完全限制活动),加以保护,房止损伤,促进痊愈。如用于治疗骨折的各种矫形器。

3、预防和矫正畸形

 矫形器可以用于预防正因肌力不平衡或力线异常引起的骨关节畸形。矫形器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防止畸形的发生或加剧。在预防和矫正畸形时,矫形器多用于儿童。在儿童生长阶段,肌力不平衡、骨发育异常或力线异常的外力作用常引起肢体的畸形。治疗应以预防为主。在生长发育期间,由于骨关节的生长存在着生物可塑性,矫形器能发挥一定的矫正效果。如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、膝内(外)翻得矫形器。
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预防畸形:1)由于上、下运动神经元损伤,疾病或肌肉病变引起的关节周围肌力不平衡;2)由于上、下运动神经元损伤,疾病或肌肉疾患使肌肉无力对抗重力;3)损伤引起的反应性瘢痕;4)关节炎症。

4、免荷

 矫形器通过改变肢体的承重来减轻肢体的轴向负荷。如坐骨承重矫形器通过减轻股骨头负荷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。

5、抑制站立、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。

 矫形器可以通过控制关节运动,减少肌肉反射性痉挛。如踝足矫形器用于脑瘫患儿可以防止步行中出现痉挛性马蹄内翻足,改善步行功能。

6、长度补偿

 矫形器可以对短侧的下肢进行长度补偿,以达到双下肢等长,骨盆水平。

7、牵引

脊柱矫形器可以对脊柱进行牵引,以缓解神经压迫症状,减轻疼痛。

8、改进功能

矫形器通过改善人体肢体功能来促进人体的整体功能。在改进患者步行等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能力的同时,还可促进心血管系统和新陈代谢等人体机能。